团委
 首页  团委简介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青春好榜样  学子文海  团情快讯  基层风采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学子文海>>正文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2023-06-09 17:10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出自陶渊明的《咏荆轲》。表达了诗人陶渊明对于荆轲刺秦王之举的歌颂,和对于黑暗势力的痛恨。

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以来,秦国国力逐渐增强,从而生出了灭六国之志。燕太子丹原在秦国做人质,后逃回燕国,然燕国弱小,无法抵御强秦的攻势。关键时刻,有燕国名士向燕太子丹推荐荆轲,燕太子丹并未嫌弃荆轲草民的出身,而是以兄弟之称厚待荆轲,给予其前所未有的温暖,并向其诉说了欲要刺杀秦王的想法,荆轲无以为报燕太子丹的恩赐,便答应燕太子丹助其刺秦王,以报其恩。

荆轲虽知此去乃是不归路,但是他为了保护祖国,为给予山东六国喘息的机会,依旧义无反顾,提剑入秦关。正是他的壮气,唤醒了山东六国麻木的人们,振奋起他们抗秦的势气,使秦国再无法不费一兵一卒便攻城略地;也鼓舞了一批有识之士反抗暴政的勇气,开始效仿荆轲之举,以刺秦王之措,保护自己的国家,为自己国家赢得喘息的机会。

秦始皇虽躲过了多次刺杀之举,但在其统一六国后,便不再信任六国的故民,逐渐开始了其暴君之行。焚书坑儒、劳民伤财修建阿房宫、严刑峻法,民怨鼎沸、徵敛无度,赋税奇重…独夫之心,日益胶固,最终导致秦国灭亡。

荆轲刺秦,有人说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其刺杀秦王无异于以卵击石,无法改变这滚滚向前的历史,和这奔腾变迁的时代。但更多的人说他是英雄,是猛士,为知己,为国家,为苍生,甘愿“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无论如何,他对于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荆轲终是为世人所代代赞颂,在悠悠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会2211-2

雷湉畅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基层风采 更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 传真:0535-6915078 招生咨询:0535-6915009

鲁ICP备17042781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 维护:烟台理工学院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