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清明,回忆历史,缅怀先烈,愁断心肠。
儿时过的清明节很简单朴素,我独自在家里吃粽子、鸡蛋、青团等母亲提前准备好的令我很奇怪的食物。她要求我必须全部吃掉,随后和父亲出门了。顽皮而又困惑的我找到村旁树林里乘凉的爷爷,天真的问他:“爷爷,为什么每到清明,妈妈总是要我吃完这些东西,她和爸爸每次都留下我在家?”他只是思考了几分慢慢答道:“青团可以辟邪、粽子为了保护屈原这个伟大诗人的尸体、鸡蛋保佑你健康,而你的爸爸妈妈去纪念英雄去了。”就这样,我还是懵懵懂懂的看着爷爷。坚定地眼神与瘦弱的脸旁在阳光下显得如此耀眼。
后来,我也慢慢懂得了爷爷当时对我说过的话。上了初中那会,每逢清明,学校都会组织去扫墓、踏青。在公交车上漫长的等待始终没有磨灭我的热情,我也很疑惑扫墓究竟是什么样的。到了目的地,我们站好了队伍,只见老师们让我们集体肃静,学长们拿出一个个大花环,等口令一下,开始祭祖。当时还是懵懂状态,也不让说话、搞小动作啥的。直到后来我经过了一个个墓碑,我才明白了追悼前辈的意义。不仅限于形式,更注重于内心让我真正懂得了前辈的努力值得我们后辈去尊重与缅怀。无论是在在近代史中还是现代史,那些为了中国更加壮大而牺牲的英雄更值得我们去缅怀。
花开清明春过半,纸短情长唯念君。



信2005-1
任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