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首页  团委简介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青春好榜样  学子文海  团情快讯  基层风采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学子文海>>正文
萤火虫点亮世界——读《孤独者》有感
2020-12-18 17:21  

  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我读完了鲁迅先生的文章—《孤独者》。仅仅是半小时的时间,我仿佛就对那个年代的领导者有了全新的认识。与其实样讲、倒不如说是对他们多了几分敬佩、同情,而同时又在为自己而感到庆幸,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但先人们的努力,每一个人都应铭记,英雄永不垂暮。

  魏连殳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然而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中国,他却被人称为“吃洋教的异类”。一开始的连设,孤独、坚强,对人冷淡,一心只为解放中国思想而努力奋斗但无奈于自己孤立无援,他单枪匹马同封建势力斗争。但他坚强的外表下还一直藏着一颗早已动摇的心。在祖母去世的时候,他匆匆赶来,淡然的接受族人的漫骂。而在所有人都哭完离去后,忽然,他流下了泪,接着就失声,立刻又变成了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狼,当深夜在旷景野中啤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连设的泪中不仅包含了失去祖母的痛苦还有着对自己前程未卜的悲哀,对中国麻木不仁的愤怒。但人们口中的“异类”连没对此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当时为之呕心沥血的革命者一样,孤军奋战在这黑暗的战场上。

  时运不济,命途多舛。祖母去世后,魏连没失去了唯一的亲人,连“我”也去了山阳工作。“我”与连偶尔也用书信联系,但终有一天,三封信没都未回复。直到“我”回到S城后,在书滩上发现了连珍藏的书籍。再次见到时,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剩无几了,连书籍也只剩了没有人会要的洋装书,先前曾常常围绕挂着忧郁慷慨的青年,怀才不遇的奇士和掩惯吵闹的孩子们的,现在却见得很闲静,只在面上蒙着一层薄薄的灰尘。此时的连设已经渐渐地被现实所打败,就连煤油灯都难以维持他的微弱的火光。暗淡的灯光就像连没的灵魂,渐渐消逝。

  连没将希望寄托在纯真的孩子身上。直到他拿着花生去给孩子们吃而到拒绝时,他才直正的对世界感到了绝望。他视为未而来和希望的孩子们也暴露出使他深恶痛绝的劣根性时,他已绝望于人,绝望于社会,绝望于自己。迫于现实的残酷,连殳去做了杜师长的顾问。就像信里他所写的那样,“我已经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拜,所主张的一切了。”连殳用灵魂解脱了外部的压力,赢得了宽裕的生活。他也从“异类”成为了“魏大人”,但此时的连殳已不是真正的连殳了。

  魏连殳的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学者的艰苦。他们没有社会地位,没有经济收入,也没有精神支柱。文章以葬礼开始,以葬礼收尾,全文都有着压抑的感情基调。而在那段真实的岁月里,就是由许许多多像连设这样伟大的先驱,用血肉巩成了新文明开化的中国。

  徐枕亚曾说,“大丈夫不能负长枪大为国家干城,又不能著书立说以经世有用之文章,先觉觉后觉,徒此雕虫小特技与天下相见,已觉羞矣!”而在那个时代,正是有着一群这样以笔为枪,以纸为疆场的勇士们,抛头颅,涵热血,为中华之解放而奋斗!他们用微弱的光,照亮了世界黑暗的角落!


                                                   聂林雨

                                             管2012-1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基层风采 更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 传真:0535-6915078 招生咨询:0535-6915009

鲁ICP备17042781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 维护:烟台理工学院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