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
 首页  团委简介  通知公告  活动预告  青春好榜样  学子文海  团情快讯  基层风采  下载专区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
2020-07-01 08:52  

各系团总支: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建功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现将2020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在新的一年中有无数的机会等待我们发掘,更有无数的挑战需以严正的态度去对待。为此我们更需要按照党的精神,迎难而上,以坚定的步伐向着百年目标前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重点,以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救灾、助医、助学等为发力点,组织大中专学生志愿者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总结实践育人新机制,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努力成长成才、创新创造、建功立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活动主题

    勇担时代之责,绽放青春之花

    三、总体原则

    鉴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 务必坚持以下原则:

    1.各系积极倡议,广泛发动,坚持学生自愿参与原则,不做硬性规定。

    2.实践活动坚持“安全第一、就近就地”原则,不跨市不聚集,避免去疫情严重地区,避开人员聚集区域。教育学生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确保安全。

    3.坚持“能线上、不线下;能分散、不聚集”原则,提倡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开展学习宣传、调研采访等实践活动。

    4.团队实践建议线上组队,属地实践,远程协同,每支实践团队需配一名指导教师,严格控制团队人数(建议一般不超过8人/),同时提倡个人形式的实践活动。

    四、实践内容

    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围绕下列五个专题开展:

    专题一:服务精准扶贫,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围绕党中央精准扶贫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地区开展实践活动。以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为导向,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载体,关注等各地开展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公益扶贫、科技扶贫等活动,助力县域及乡村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基层、砥砺品格、锻炼能力,实现脱贫攻坚和人才培养双赢。

    专题二:追忆先辈路,弘扬爱国情怀活动

    传承历史文化,追忆先辈足迹,坚守内心准则,始终是青年学子不变的精神追求。我们要贯彻对生存与发展的这片土地中历史文化的传承,始终将爱国、爱家情怀深植于内心。战争年代,革命先烈英勇无畏,牺牲自己;和平年代的我们追忆先辈,立足当下,满怀爱国爱党热情,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创造者和引领者,为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专题三:卫生走下乡,建设新生活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是国家保障民生的重点工程,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积极引导学生围绕“医疗保障”、“公共卫生”、“健康生活”、“监管体制综合改革"等主题展开实践调研活动。

    专题四:青春战“疫”,学子力行

    大学生积极参与一线防疫、挖掘战“疫”志愿精神,并围绕城乡公共管理、志愿服务体系、基层社会治理、社会动员机制、大国之治的治理优势等视角,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实践服务、开展相关研究、撰写调研报告。

    专题五:共克时艰,复工复产

    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在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之后,推进复工复产成为全国上下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几个月以来,党中央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地方政府精准施策,全国人民不懈奋斗,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复工复产成果显著,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基于此,本次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同学们调研当地企业,深入分析疫情给不同类型企业带来的影响,总结企业“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防疫”的具体措施,为促就业、保民生,助推经济复苏,全国不少城市开始逐步推行“地摊经济”。可调研政府各项政策对企业复工复产的刺激作用。也可以从宏观角度开展研究,探讨中国转型升级的具体路径、如何保持稳中向好的总体趋势等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

    五、组织方式

    活动的组织形式分团队实践和个人实践两种,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支持线上组队;活动参与者为全体在校生,其中以2019级大一学生为主。

    院团委负责统筹全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好全院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表彰奖励;

    各系团总支具体负责发动、组织、指导本系学生的社会实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力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所有参与本次暑期实践活动的学生均应打印并填写《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承诺书和家长知情同意书》(附件一),《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知情同意书》(附件二),并在院系规定时间内将手签的该材料以照片或扫描件的形式提交至系团总支。

  2. 宣传工作

    实践过程中请充分利用各系团总支微博、微信、抖音并联合各级大众媒体、校园媒体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实践过程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团委官微“文经青年”开通社会实践专栏,投稿请发至ytwsjtzb@126.com图片发原图,不要插入文档,文件夹命名格式规范:**系社会实践+稿件名。

  3. 进程安排(此为大致时间安排,每阶段准确时间另行通知)

    1.系级团队组队及实践开展时间:20206-8月;

    2.系级总结阶段:新学期开学两周内完成;

    各系通过组织答辩或成果交流、展示等方式进行总结,推选出优秀实践团队及个人。按要求提交社会实践策划书、《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个人项目登记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烟台大学文经学院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统计表》等材料,电子版报送邮箱:ytwsjtzb@126.com,纸质版交团委值班室。

    3.院级社会实践答辩会: 2020年9

    院团委将从各系推荐的优秀实践团队及个人中选拔部分主题突出、方向明确、策划周密、宣传到位、成果较好的团队和个人组织答辩并进行公开评优。学院将根据评优等级给予一定的实践经费支持。

    4.总结表彰:2020年9月

    院团委依据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情况、开展过程、及实践成果对社会实践活动中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实施要求

    1.做实安全教育,确保实践安全。各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发放安全告知书,指导教师一对一落实指导,实践前做好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特别是疫情期间加强个人卫生防护,严格遵守各地防控措施;高度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实践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等,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

    2.加强过程管理,努力提升活动实效。各系要在活动组织实施中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开展必要的思想作风和实践技能培训,切忌走马观花、变相旅游等形式主义。

    3.注重长效机制建设,及时总结提高。各系要根据青年学生新的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主动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设计、组织方式、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活动结束后,各系认真组织“实践归来话成就”座谈会、交流会等,并按要求及时上报总结材料。

                                         共青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委员会

    2020年6月29日

附件一: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承诺书

附件二: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知情同意书

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个人承诺书

本人计划于2020年暑期在 (具体到区县一级例如: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开展为期 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立项前,本人已对实践地进行充分调研,熟知所在地疫情情况,鉴于该地不属于全国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区,基本具备实践出行条件,本人在此特向学院郑重提出实践申请。

本人承诺,社会实践全程将依据当地防疫相关规定,做好个人和公共卫生安全防护,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实践活动准备及开展期间,若实践地出现安全风险,则遵循安全优先原则,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防控安排和学院相关要求,调整或终止实践行程。

 

                        本人所在院系班级:

                        本人签名:

                        日期:

 

 

 

 

 

 

 

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家长知情同意书

我是 的家长,我已知悉并同意其参加2020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通过孩子和相关资料了解到相关情况,充分了解线下实践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实践过程中,我将积极配合学院做好孩子在实践期间的安全教育工作。期间如学生违反学校及实践单位相关管理规定造成人身及财产意外情况,由学生本人承担责任。

 

 

 

家长签名:

与学生关系:

联系方式:

日期:

 

 

 

关闭窗口
最新通知  
基层风采 更多>>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港城东大街100号 传真:0535-6915078 招生咨询:0535-6915009

鲁ICP备17042781号-3   鲁公网安备 37061302000005号 维护:烟台理工学院网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