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科技兴农新路径,助力乡村产业振兴,7月10日至14日,会计与金融学院青耘筑梦队在指导老师范琳的带领下,前往烟台市高新区和福山区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脚步丈量田野,用科学解码种子的奥秘,深刻理解这项技术对国家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社区启航,初识“苍穹之种”
实践首站,队员们走进中海国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通过专家深入浅出地讲解,队员们了解到:航天育种并非基因改造,而是利用宇宙特殊环境诱使种子产生有益变异。以“航天黑小麦”为线索,队员们认识了更多经历过“太空历练”的神奇种子,它们承载着提升产量、增强抗性、优化品质的科技使命。
图1 实践队前往中海国际党群服务中心初次了解航天育种
产业深探,触摸“落地生金”
翌日,实践队深入企业学习。流水线上,饱满的航天黑小麦被转化为富含花青素的黑小麦馒头等健康食品。负责人讲解到航天育种可以显著提升作物抗病虫与逆境能力等显著优势,同时也道出优良变异筛选难、育种周期长等产业化推广的现实挑战。
图2 实践队前往烟台天参航天育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参观学习
图3 航天育种的产品
基地研学,展望“负熵未来”
行程尾声,队员们抵达航泰(烟台)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航天负熵农业科研基地,展开深度研学。基地内,航天育种的范畴从提升药效的中药材,到高产优质的农产品,品类丰富。专家通过列举大豆种源自主和盐碱地治理作物芦竹的经济价值,系统阐释了航天育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驱动农业绿色转型的核心价值。与此同时,基地持续优化的良种已惠及周边村民,生动诠释了“藏粮于技”的富农之路。
图4 实践队在航天负熵科研基地参观
图5 经过航天育种的芦竹制作的煤炭燃料
青春践行,播撒振兴星火
通过实践,青耘筑梦队深刻领悟了种子在端牢“中国饭碗”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理解了“三农”的意义,用青春视角记录下航天科技赋能农业的澎湃力量。同时,我们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将航天育种“提高抗性、保障质量、增加产量”的核心理念广泛传播的责任感。这颗从太空归来的“种子”,经由青年学子的实践耕耘,必将在广袤乡村的沃土中,孕育出更加丰饶、充满希望的未来!
图6 青耘筑梦队合照
上一条:青春担当实践行丨多元解纷践初心,法律从业铸信念——垚垚致远社会实践队访山东正昀律师事务所 下一条:青春担当实践行丨曈芽志愿服务队赴无棣县爱心小学开展“安全‘手’护·平安‘童’行”活动
【关闭】